每年的9月份是“上学恐惧症”发生集中的时段。
上学恐惧症真的有这病吗?
告别放松的假期模式,要进入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不少学生都会感到焦虑。每年开学后西安康德医院都会接诊很多上学恐惧症患者,这两年明显增多。根据以往的接诊经验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拥有众多临床经验丰富的行业医生组成的优质精神心理医师团。传承中医精粹,融合西医先进冶疗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健康保障,每个学期开学后2周到1个月是上学恐惧症接诊的高峰期。
医生表示,从假期到上学变化较大,很多生活习惯都必须调整,如果孩子没有调整好心态,就很容易对上学产生“恐惧”。“在就诊的患者中,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小学生和初中生心智上还未发育,可能适应力稍差一些。
上学恐惧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恐惧,主要表现为担心上学或回避上学的情绪。
“上学恐惧症”的主要特点是对“上学”这一特殊事件产生恐惧,导致孩子对适应学校或幼儿园的生活产生焦虑、恐惧、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唤醒。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部分过于追求的生等五类学生是“上学恐惧症”的易发学生群。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对孩子学习的过分紧张是上学恐惧的常见因素。
“上学恐惧”的临床表现和易发情境
早晨上学时情绪痛苦,要家长满足自己某些条件才勉强学习,或者被强行带到学校,到校门口时,紧张情绪更加明显,拒绝进校、大哭大闹,情绪强烈、说教无效,如果呆在家中,通常愿意看书做功课,在确认不上学时,行为表现正常。
有些孩子不会直接表达情绪困扰,而以躯体症状为主:头疼、恶心、呕吐、腹痛、出冷汗、腹泻、尿急、发热等,这些症状往往在需要上学的时间出现、明显,不上学的时候不明显。严重的孩子可在上学的前晚上甚至全天都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影响饮食和睡眠。
上幼儿园困难的小朋友则为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哭泣、特别黏人、发脾气,恶梦,不能独自入睡,拒绝没有父母或主要抚养着陪伴的上学或上幼儿园;会有害怕、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等情绪;也会有头痛、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慌等躯体症状。
面对孩子的上学恐惧症,作为父母,首先应该理解孩子,尽可能地了解孩子恐惧上学的原因,和孩子一起分析产生恐惧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导,多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同时要帮助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家庭治疗是解决孩子上学恐惧的方法之一,家长是孩子应对上学焦虑的基础和,父母的行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要克服自身的紧张和焦虑,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父母要注意发现孩子积极的方面,多鼓励、表扬,父母双双一起呵护孩子的心灵成长,持续应对和处理亲子三角关系的演变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利;父母要夫妻间要相互理解、设身处地,善于发现家庭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家庭和睦、父母合力,一定会帮助孩子走出恐惧,拥抱快乐的学习生活。
严重的情况,可以考虑就医,进行适当专业的心理干预,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药物治疗,都是治疗上学恐惧症的方法。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